top of page

以數位皮夾為基礎建設簡化交易的資料交換




今天想要與各位觀察家介紹一款方便且好用的工具 APP,這是一款獨立於會員卡、優惠券、身分識別的 APP,可以做為未來數位生活的基礎建設,同時也為台灣的消費市場量身打造,如果對此 APP 感興趣的觀察家可以考慮看完這篇文章,或許文章內容可以提供您一些想法,您可以透過這個基礎建設發展出更方便的服務。在台灣的消費市場上,消費者可以發現許多自動化的設備,已經開始協助人類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肯德基透過手機網路與現場自助點餐機,為消費者提供點餐與結帳的服務,消費者只需要在機台上透過觸碰式鍵盤輸入代碼並完成付款的動作,之後,消費者到指定的地方就可以取得訂購的餐點。台灣的麥當勞也陸續開始導入這樣的系統流程,以減少協助客戶點餐所需的人力資源。大潤發與家樂福等量販賣場也陸續導入了自助結帳服務,提供顧客快速又便捷的商品結帳服務,消費者只需要在機台前就可以完成付款結帳的工作。百元的理髮店,裡面的員工僅需要提供為客戶修剪頭髮的服務,購買與收款的服務只要靠一台機器就可以搞定。觀察家是否也發現了,高速公路的清水服務區的統一超商也提供了自助結帳的服務,雖然使用的人不多,但是利用機器取代人工服務是當今消費市場的趨勢。即使許多的業者還沒有導入自助結帳系統,但是台灣多數的連鎖店家都有自己的會員系統,提供消費者消費集點,以積點回饋的方式增進消費者的回購,也順便培養消費者對特定商品消費的忠誠度。台灣競爭激烈的麵包產業,店員在結帳前都會詢問消費者會員資料,以便為客戶的消費積點,街頭巷尾常見的便利超商,店員也會在結帳前詢問消費者的會員資料,為客戶本次的消費累積點數。有一串數字消費者一天必須念好幾次,這一串數字結帳的店員需要手動輸入好幾次,那一串數字已經被後面排隊的消費者聽了好幾次,該串數字既然使用的機率很高,何不簡化這串資料的傳遞方式,讓消費者少說一些話,讓服務員少打一些字呢?





今天想要與大家介紹的這款方便且好用的工具 APP,該工具 APP 仍在開發中,開發團隊現今仍在評估該 APP 的市場定位與市場需求,這是一款獨立於會員卡、優惠券、身分識別的 APP,不需要任何的網路連線是這款 APP 的特色之一,換句話說,即使在離線的狀態下,使用者依然可以提供存放在軟體內的任何訊息,在離線狀態下使用這項功能,對於沒有行動網路的手機門號使用者而言,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也為使用網路的族群節省一筆消費。有人喜歡吃肯德基的蛋塔與炸雞,但是每一次打開肯德基的官方軟體時,就不得不再抱怨一次,抱怨完之後,就只能將軟體關掉,打消吃蛋塔與炸雞的念頭。究竟使用者在抱怨什麼呢?因為打開肯德基的官方軟體後,該軟體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確認網路是否連線,在沒有網路連線的狀態下,這款軟體 就像個廢物,連主畫面都進不去,對於行動網路吃到飽或者擁有行動網路的手機使用者而言,永遠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但是當使用者只能透過 wifi 網路上網時,而附近沒有免費的 wifi 熱點可以使用,消費者想先了解肯德基近期有沒有推出什麼新的優惠,打開軟體後,發現軟體的畫面卻一直停留在偵測網路連線的頁面,難怪消費者當初產生的購買慾望會自然的消失。今天想向大家介紹的這款 APP 真的沒有實作什麼偉大的功能,但每一次操作應該能為許多人節省一點點的時間,這款方便又好用的工具 APP 的原型來自於過去使用者常用的皮夾,皮夾本身無法向外獲取資料,使用者僅能從皮夾存放的東西提供對應的資料。假設現在皮夾裡放了一張信用卡,所以就只能使用這一張信用卡付款,如果今天將這一張信用卡遺忘在書房的書桌上,那麼就無法再使用這張信用卡,道理很簡單,因為卡片不存在皮夾中,而且沒有人可以及時將這張卡片送到收銀員手中,所以自然就無法使用這張信用卡。近年來,歐洲國家很常提到「遺忘權」一詞,主張服務或軟體必須要適時的遺忘使用者所提供的資料,使用者將信用卡遺忘在書房的書桌上,究竟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只有使用者自己清楚,這款 APP 提供使用者有遺忘的權利,不會因為行動網路剝奪使用者忘記帶資料或無法提供資料的這項權利。


這款 APP 具有很多的用途,角度數據僅就其中的一個案例向大家說明,大家可以順著這個案例進行發想與思考,也許未來店家可以將網路銀行的付款碼放置在數位皮夾中,擺一隻手機在店門口,顯示數位皮夾裡的付款碼,消費者就可以透過銀行轉帳功能進行行動支付,因為線下的交易屬於銀貨兩訖的交易行為與線上交易不相同,所以可能業者與消費者不需要透過街口等第三方服務的協助,也許這一部分的服務流程與規劃可以提供觀察家進一步的思考。先前文章中提到,有一串數字消費者每次結帳都要念,有一串數字店員結帳時都要打,假設一個客人念一次需要花費 3 秒鐘,一部收銀台輸入一次資料可能需要 5 秒鐘,以下將描述如何利用上述所提及的基礎建設 APP,設法減少消費結帳多花費的 8 秒鐘。這一串數字其實只是使用者的手機號碼,許多的店家以手機號碼做為消費者的會員編號,或者以手機號碼關連會員的其他資料,因此這一串資料是十分重要的身分識別資料,建議使用者可以先建立這張身分識別卡片,往後麵包店的店員向您索取會員資料時,只要出示這張卡片的資料,店員拿起結帳用的掃描槍就能輕鬆獲取這一串數字,您不需要在吵雜的環境中,重複朗讀這一串數字,店員也不需要因為聽不清楚重複詢問好幾次,您也不會在沒有網路的環境下,為了提供會員資料而卡住,而需要將資料口述一次。


當您點擊卡片內容時,APP 會出現一個安全性極高的二維條碼,即使是使用 QuickMark 解碼器也無法獲取該資料的內容。 如同影片所展示的畫面,卡片資料畫面右下方提供三種不同類型的條碼可以切換,因為目前安全性極高的二維條碼未開放給任何商家使用,也許未來僅會使用在銀行交易端,所以大部分的使用者會選擇常用的 QR Code。透過拖拉的方式移動與縮放該二維條碼,以避免在資料分享時產生資料無法讀取的現象。雖然許多便利商店支援台灣繳費標準的 QR Code ,但為了避免店家沒有解碼 QR Code 的設備,因此 APP 也提供產生一維條碼的功能。一般而言,商場裡使用最久且應用最廣泛是一維條碼,當消費者需要提供大潤發或全家便利商店會員資料時,建議可以先切換成一維條碼模式,相信多數店家的條碼掃描槍應該可以解碼並取得資料。


以上簡單介紹該 APP 其中的一種應用方式,資料除了手動輸入外,使用者也可以取得自己的中華民國身分證,利用身分證後面的條碼建立身分識別卡片,採用掃描的方式可以避免因為手動輸入所造成的錯誤。另外,從資料使用安全的角度,該 APP 採用了一種私有的二維條碼,除了外觀上容易與 QR Code 條碼區別外,目前僅有本款 APP 才能產生這種類型的二維條碼內容,因此可能是防止假資料的解決方案之一,對於有需要從條碼外觀就能識別資料的真與假需求的使用者,不妨可以嘗試採用私有規格的二維條碼,讓交易安全更有保障。


 

Comments


熱門文章
近期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