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下半年慶城街上的海南雞肉飯
有人感慨台灣現今窮到只剩「小吃業」,市場上缺乏具創意新奇的商品,就連最近台北信義區精華地段新開幕的微風南山店,其餐飲比例高達45%,有人稱之為黃金比例,正好可以留住大量的客群,但也有人認為以這樣的商品結構,要達到年營收破 70 億,恐怕有困難。雖然餐飲當道流行,但有多少觀察者願意深入了解舒果、義塔 2 間餐廳在 2019 年吹熄燈號的原因?

從週一到周五每天遊客川流不息的慶城海南雞肉飯,每個月有著超過 200 萬的營收,店內的員工各個堅守各自的工作崗位,每個員工已經是忙得不可開交,每一個員工分工合作的完成每一位顧客的請求。您覺得慶城海南雞肉飯要達到一年超過 70 億的營收規模,除了增加分店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達到呢?

曾經去慶城海南雞肉飯用過餐的消費者一定知道,慶城海南雞肉飯店內的餐點並沒有像麥當勞或其他餐飲店一樣琳瑯滿目,除了 1 號套餐可供消費者選擇之外,消費者唯一可以選的餐點就只剩下 2 號餐,頂多就是再加點一份雞腿或白飯,除此之外消費者並沒有其他選擇。消費者在慶城海南雞肉飯店內消費有近七成的訂單都是點 2 號餐,換句話說,大部分在店內用餐的消費者已經點了店內最好的餐點,並非因為店內販售的商品特別便宜所以大排長龍。各位市場觀察家們,您覺得慶城海南雞肉飯在不改變經營模式的狀態下,還有多少年的好光景呢?
資料來源:角度數據 2018 年消費者消費交易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