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3年台灣移工人口超過 75萬人,創近 5 年新高,缺工的主因非勞動力減少


如果觀察家覺得字體太小不易閱讀,不妨可以聽聽看




近期許多餐飲業出現嚴重缺工的現象,台灣的速食店龍頭也拉緊報,昔日的「得來速」已經不再如名稱那樣快速,速食店龍頭的速食變成許多美食消費者眼中的排隊美食,在人力缺乏的廚房,需要同時間保證食物的新鮮與美味,又要同時兼顧出餐的正確與速度,對管理階層而言,變成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台灣的餐飲產業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問題呢?從台灣餐飲業的勞工保險投保的數據,顯示台灣餐飲投保人數近五年來每年以超過 5% 的速度成長,而 2023 年成長的速度更是超過 7% ,意味著,台灣有越來越多的勞動人口投入餐飲業,可是大規模的餐飲業卻仍感到人力吃緊,讓許多大規模餐飲業的經營者陷入營業困境,難道餐飲業缺工的現象表示台灣的勞動力下降了嗎?再告訴各位觀察家一個驚人的發現,從觀察台灣勞工投保就業保險的數字,發現投保就業保險的人口已經超越勞工保險的人口,而且超越的幅度正逐年快速增加,就業保險的人數與勞保人數差距正逐年拉大,因為台灣超過 65 歲以上已領取其他社會保險給付的工作者,只能投保職業保險,無法投保勞工保險,表示台灣的少子化現象,已經偷偷讓勞動人口年齡逐年上升。





許多餐飲業喜歡使用工讀生,因為薪資比較便宜,但少子化的現象已經讓台灣許多學校招不到學生,造成許多學校停止招募新的學生,結束教學與授課的任務,既然台灣許多學校都已經被迫結束,可想而知餐飲業所需要的工讀生應該也剩寥寥無幾了。業內人士指出,現在餐飲界的工讀生以招募僑生為主,多數的工讀生都採建教合作的方式進行,培養學生畢業前在台灣謀生賺錢的能力。根據勞保局的統計資料顯示,未滿 24 歲的外籍移工人口,自新冠疫情以來,移工人口佔比從 16.06% ,最低曾下降到 10.28%。根據 2023 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未滿 24 歲的外籍移工僅佔整體移工的 12.14%,表示台灣大部分的移民工作者的年齡都超過 25 歲,統計資料顯示,從東南亞來台讀書的僑生雖每年均有成長,但數量不及移工的整體數量與台灣每年減少新生兒的數量,因此造成光靠僑生提供勞動力,可能還是無法徹底解決台灣餐飲業缺工的問題。


工業革命之前,人類倚靠專業的技能單打獨鬥就能生產產品,麵包師傅靠專業的技術獨自烘培出限量的麵包,如果需要有更高的產能就需要聘請另一位具有專業技術的麵包師傅。工業革命之後,許多的商品可以快速大量生產,讓商品價格變得更有競爭力,人類倚靠分工的方法將專業的技術拆解成許多細小的步驟,讓非專業人士也能加入生產的行列,參與者只要專心揉麵團,只要專心撒芝麻,只要專心操作機器上的開關與按鍵,就能讓麵包的產量與速度出現大幅的提升,過去速食店就是利用這樣的經營方式餵飽許多的人,透過這樣的方法賺到許多錢。觀察家從數據資料推測或許餐飲業面臨的問題可能不是勞動力減少的問題,因為近五年來,台灣勞工保險的人數並未出現明顯的下降,近五年就業保險的人口都呈現成長趨勢,70 年前的工業革命提出利用分工的方式,提升產量與產速,如果現在的商品可以在不分工合作的狀況下,也能有同樣的產量與產速,人類可能不會採取合作分工的方式達到目的。假設拍片的導演不需要道具與演員也能產出與昔日一樣的作品,製片的導演可能不會再和道具廠商合作,不會再雇用演員。現今人類的生活方式可能又要面臨再一次的重大變革,無人值守的商店,精巧靈活的機器手臂,非現金交易的流行,這些技術讓餐飲的經營門檻下降,而年營收破億的店家卻感受到生存的壓力,工作者可能不想只是成為大公司的員工,不希望以分工、長時間勞動的方式工作,相反的,希望把自己客製化的商品推到市場,利用精巧靈活的機器手臂烹煮食物,採用電子化的行動交易管理營收,應用無人值守的設備讓工作者不用貪黑早起開店做生意,逐步實現他們心中的夢想。或許生產線上的員工已經厭倦鎖螺絲的工作,速食店的員工已經對包漢堡的工作感到疲憊,工作者對每日一陳不變的工作內容想做些改變,因此產生台灣餐飲業缺工的問題。


如何消除缺工的現象呢?餐飲業需要進行哪些調整呢?利用提高薪資的方法吸引工作者加入,這個方法老實說可能只做對一半,因為對雙方的獲利條件仍不公平。年輕的工作者有很多的夢想需要實現,所以只能提供更少的工作時間,利用更少的時間提供外送美食的服務,利用更少的時間提供短暫的教學服務,利用更少的時間提供載客服務,利用更少的時間製作影片與電影並上映,工作者再不同的時間不停的切換角色,不希望在相同的工作中花費太多時間,所以經營者不能再以時間作為薪水的衡量標準,以人月計算營業的成本。角度數據利用人工智慧的技術打造消費應用,發現完成相同的測試任務,花費比較多時間進行訓練,花費的金錢比較少,而花費短時間進行資料訓練,反而會收到一張高額的帳單,這件事讓角度數據頓悟,現在想要完成同一件事情,花費越短的時間卻需要花費更高的代價,餐飲業買得是工作者處理事情的能力而不是時間,買得是工作者的熟練度而不是時間,以時薪 176 元購買工作者的時間,這樣的交易並不公平,無法讓工作者提供較好的工作效率,或許採用接案、接單的模式計費,如同直銷的分潤機制,或許可以讓計時制的員工更有效率的處理事情,對此議題感興趣的觀察家可以進一步思考與研究。




資料來源:台灣勞工局 open data 資料庫


Comments


熱門文章
近期文章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