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者關心的是訂價還是成交價呢?
- 9DO

- 12分钟前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許多的觀察家都喜歡觀察比價網站,藉此了解商品的販售狀況,企圖從比價網站觀察市場的趨勢與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或許比價網站的價格,可以做為行銷人員定價時的參考,讓商品有更多的曝光機會,確實低價的商品,較容易吸引到網路消費族群的目光,可是經營者長時間依比較網站決定商品的販售價格,可能會受限於成本考量,無法提供消費者較好的售後服務,最低價格的商品可能不符合消費市場標準的消費水準,讓品牌廠商的利潤大幅下降,進一步引發商品的品質發生問題,容易衍伸消費糾紛。從消費數據觀察,多數消費者較少買到比價網站的低價商品,或許是低價的商品數量稀少,造成消費者買到的機率偏低,或許角度數據的運氣比其他觀察家差一點,總是與低價的商品擦身而過,多數情況是遇到商品完售,或者錯過低價商品的促銷檔期。

長期以來,角度數據分析的消費現象,都是從已經發生的消費數據進行處理,消費金額不是網路上的商品定價,也不是比價網站的商品價格,商品的成交金額只有一個,缺少畫叉叉的商品價格,造成觀察家無法與促銷檔期的銷售金額進行交叉對比,由於數據資料缺少折扣前的金額,讓許多銷售業務與擅於談判的經營者,錯失許多銷售手法的學習機會,除了讓數據資料與系統平台產生的功效大打折扣外,造成許多與行銷人員的困擾。收集數據資料與建立系統平台之前,應該要先了解觀察家的需求,經營者想要觀察的方向,需要與觀察家進行更多的溝通與了解,才能打造出更符合需求的觀測平台。過去角度數據發現的冰山一角,僅能提供觀察家初步的參考,同時購與消費週期的觀察,僅能提供經營者對消費市場現況的初步了解,因為數據資料收集的方法與處理的技術,可能影響經營者的決策,這些方法與技術都需要與觀察家進一步商量、討論與確認,如同人工智慧工具,工程師需要逐步的調整與修正,才能去除不真實的幻覺與非固定式的隨機回覆,工程師需要依品牌的需求,確保輸出的品質與結果變得可以控制,才能享有科技技術帶來的好處,因為人工智慧回應的對話內容,後果必須有人負責,否則據有規模的品牌與企業,怎可能會使用有機會出錯的客服系統呢?從角度數據的數據資料發現,在便利商店消費者的購買週期高一點,消費者在手搖飲料店的消費週期比較低,消費者在量販超市的單次消費金額高一些,在小規模的店家購買的商品數量少一點,或許觀察家需要從更多的線索中,了解為什麼有些消費者逛美式賣場時,不使用手推車呢?是因為消費者在都會區搭公車不能攜帶太多商品,消費者擔心無法搬運問題,所以需要隨時留意購買商品的數量嗎?如果這個現象是買家不使用購物車的主要原因,觀察家應該要進一步了解,究竟是哪一些商品種類,究竟是哪一個環節無法讓消費者感到放心,造成消費者不願意使用網路購物的方式,透過物流宅配取得需要的商品呢?又或者是因為賣場的停車機制發生問題,導致消費者無法開車購物呢?許多的原因與問題等待經營者改善與了解,當觀察家了解消費背後的真相,才能想出解決的方法,讓經營者的業績大幅度的成長。
近期台灣的豬農遇到一些狀況,消費市場在豬肉的供貨上發生了一些問題,角度數據對台灣豬肉相關的商品進行粗淺的觀察,從過去的消費資料,發現台灣有許多速食麵,使用來自西班牙的豬肉,據網路資訊顯示:西班牙豬肉最著名的是伊比利豬,這種豬肉被譽為「豬肉界的勞斯萊斯」,或許台灣許多豬肉口味的速食麵,沒有因為這次的狀況受到影響,工廠仍可以正常生產商品,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許同樣是速食麵的經營者,面對同樣的事件與問題,受到影響的程度卻截然不同,經營者需要採取的動作與處理的方式也不一樣,因此觀察家需要在所處的市場進行觀察,並對特定的狀況與事件進行監控,以便經營者能隨時處理突如其來的各種狀況。






















留言